序言:
1964年中国开始三线建设。汉中由于其山川交错、水源充足的地理环境,被选作三线建设的重要目的地。根据最初规划,在汉中地区选厂定址的省属项目共88个,最终建成84个。
(资料图)
冯成在汉中出生并长大,汉中大大小小神秘的工厂“X号信箱”是他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厂矿子弟是他的同学,厂里的工人和干部都是他熟悉的长辈。他们都从遥远的上海、湖南、湖北因一纸令下举家迁至陕西。经年累月,他逐渐理解了二十年前在破败的厂区宿舍前叔叔说的那句:“给我多少钱都不想再来一次。”
因此他决定用镜头记录下那些如今荒芜已久的厂区,为那些已经远去的、具体的人和他们的记忆留下点什么。
以下是他的讲述。
我虽然不是三线建设的厂矿子弟,小时候却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经常跟着他去各个三线厂子里逛。我们去过10号信箱,还去过813厂,当我第一次发现汉中周边有那么多厂,而且都建在比较偏远的地方,神神秘秘的,我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
当时去厂里最直观的感受其实是那里的人住的和吃的都比市里好。我们家还是两栋小破楼的时候,厂里有四层的苏式筒子楼。90年代,家里吃醋汤面只加一勺猪油,厂里能加两勺。我家大人喝桶装汉中土产酒,跟厂里人聚餐时他们却能喝上精包装的白酒。
2000年初,我在上高中,当时正面临厂矿子弟学校改革,子弟学校的学生并入市高中。我忽然多了一些学习成绩很好,说普通话也特别标准的同学。他们当时就穿上了我还没见过的耐克鞋。
二十多年来,我也多次回到南峰厂。碰到如今还留在工厂附近的老工人,总会跟他们聊上两句。一位老工人曾经告诉我,最早迁入南峰厂的科研人员和工人,来自原株洲311厂(今中国航发南方工业)。后来洛阳和西安的研究所人员以及北京的专家也都纷纷迁来这里。
不过南峰厂最重要的还是从事导弹生产工作,整个厂区最多曾容纳近两万人在此生产和生活。
今年4月,我和父亲相约共同驱车前往南峰厂,希望用镜头记录下遗留的厂区。得益于近几年基础设施的兴建,从汉中市区开车到小南海镇,如今只需要45分钟的车程。20年前坐中巴车前往小南海镇则需要花3个小时。
三线的厂区以“靠山、分散、隐蔽”作为工业选址的指导原则。一些厂区为了隐蔽,甚至会掏空一半山体,把重要的车间和仓库镶嵌进山体。南峰厂有一座特别的车间,是当时军工人利用天然溶洞作为主体修建而成。直到2016年11月,这一片厂区所在的群山才被确定为汉中天坑群落中的青石关天坑群。这座车间所在的溶洞,实际上是天坑溶洞群中的一个。
溶洞车间是整个厂区中最靠近下游、接近小南海镇的厂房。向南,地势渐高的峡谷之上,便是整个南峰机械厂的厂区。从废墟上大致可以看出来,北侧和西侧是生活区,东侧和南侧则是生产区。
1964至1980年的20年间,中国将大约40%的基本建设预算用于三线建设,利用这些资金建设了1000多个工业项目。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工厂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和军人包括数以千万计的建筑工人背井离乡,前往大山深处。值得一提的是,在三线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兵参与,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来弥补国家资本的缺失,其中80%的民兵都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农民。
从我记事起,整个三线工程就已经接近尾声了。
1996年南峰厂迁至洛阳,后来与中航612研究所合并。1997年我小学毕业。回想起来当时南峰厂是要交给小南海镇承包,可是整个镇子加起来也超不过万人。当时镇上有个木材厂,于是南峰机械厂的组装车间和生活区都交给了木材厂经营。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木材厂近几年的效益也不那么好,尽管镇上没涨租金,但也无法出钱维护厂区门口被货车压损的路面。
沿生活区主干道,可以走到厂区里地理位置最高的楼,这栋苏式住宅楼位于一座小山丘之上,楼前有一个篮球场,每层楼的公共厕所数量相比较位置更低的楼都更多。在一个军事化管理且等级秩序明确的保密厂区,厕所数量甚至大小也是对等级氛围和身份权力差异的暗示。
南峰俱乐部是一个下沉式的大礼堂,比过去能容纳上千人的汉中西大街电影院还要大。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如今看起来依然很坚固,只是墙面有点斑驳。
从俱乐部出来西行20米就可以见到体育场,内有标准的400米跑道。
体育场内侧是相对高级的住宅区,另一侧,也就是厂区的正南方有几排地势较低的住宅楼,也许是普通职工的住所。
2003年我上大学的时候,见到了一位已经离开多年的南峰厂老员工秦叔。他因为想念汉中的腊肉和热米皮,所以在假期故地重游。秦叔叔的父亲最早就在上海交大学机械制造,建国后去了湖南株洲311厂。
秦叔叔一家就是在三线时期从株洲311厂迁到汉中来的。他告诉我他们在厂区里正式从事生产的时间并不长,特别是七十年代很长一段时间里要做很多报告,生产几乎处于半停工的状况。当时也想方设法调回湖南,但都没什么结果。80年代初期的时候有一个机会,抽调三线的骨干去深圳宝安县的加工厂,但当时为了照顾家属没去成,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遗憾在的。
除了以“8号信箱”为代码而为人所熟知的汉中南峰厂,汉中还有76信箱,81号信箱、10号信箱等保密工厂。我的同学张成过去就是76号信箱群峰机械厂的厂矿子弟。
二十年前,我和张成刚考上大学,我们和张叔叔故地重游来到群峰厂,过去厂里最好的住宅楼当时已经被村民当作猪圈用来养猪。张叔叔在猪圈的小坡头上问我们俩:“给你们200万,让你们20岁毕业了来这儿上班,来不来?”我和张成面面相觑,心里还在衡量200万能做什么,却搭不上话。
张叔叔接着说:“给我200万让我再来一次,我是不会再来了。”张叔叔一家过去也是上海人,后来迁到一汽,再后来调到汉中,从此在这里扎下根来。事实上在那个年代,进了这个系统,身份都是保密的,没有批条盖章一步都走不开的。私自离开山沟属于重大事故。
三线建设的黄金时期集中在1965-1971年7年间。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中美关系和整个三线建设都降了温。1979年改革开放,国家重新将发展的重点转移至东部沿海地区,三线工厂的转型迫在眉睫。
湖北二汽是少数能够自主盈利的工厂代表之一,军工和电子厂在掌握最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向生产民用设施的方向转型。更多的三线工厂却不值得继续投资。1985年秋天,国家正式确定了一项整顿三线产业的计划,大量工厂被永久关停或是迁出山区并入其他工厂。而下岗工人普遍面临收入低、住房小、就业压力大的生存状况。在南峰厂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苦涩的笑谈——“造导弹的不如搞茶叶蛋的”。
贾樟柯的《24城记》和王小帅的《我11》等影片都曾记录一代三线人的共同记忆。在豆瓣评论区中,有人说这是关于青春、荣耀也是关于痛楚和失去的故事。对于那上百万为“建设祖国”的口号背井离乡的人来说,这是一种个体无法抗拒的叙事。当战时状态结束,和平到来,一切戛然而止,他们会做什么样的关于厂区的梦?
并且最美丽的也最容易破碎。
世间一切崇高的事物,以及
事物的眼泪。
——节选自欧阳江河《玻璃工厂》
在小南海镇度过了三个小时后,我们启程返回,路途上烟雨蒙蒙。四月,汉中的油菜花还没完全凋零,明黄色的菜花,深青色的斜瓦,潮乎乎的、被青苔侵蚀泛绿的白墙,都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只是与过去相比,沿途的人少了许多。
■ 文中图片由冯成提供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