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半月谈报道,在一款覆盖3000万学生的教育类APP“班级优化大师”中,老师可以对学生在校表现实时打分,孩子和家长可看到分数。中午不午睡扣分、坐姿不正确扣分,通过加减分公开评比,给学生排名。此外,不少学校老师明确要求家长使用“班级优化大师”,有的学校排名结果还与评先评优挂钩。不少家长和学生对此深感焦虑。
从课堂表现到课外活动,从衣着服饰到言行举止,看起来是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但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否合理?不少家长反映,该软件中的条目都是老师主观设立,看似精准,实则无法测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好不好看分数,行不行看排名,教育APP成了看管学生的工具,学生沦为被操纵的工具人。无怪乎有家长质疑,这是在教育学生还是在治理学生?
此外,一款教育类应用软件,不能只反映学生的表现,更应该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老师的能力水平和教育效果。家长更愿意看到的,是老师因材施教,孩子一直在成长进步,而不是每天得到一个冷冰冰的分数。
教育数字化成了戴在学生头上的“紧箍”,这样的教育经显然念歪了。令人惊讶的是,这款APP居然覆盖了3000万学生。早在2019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就明确规定,推荐使用的教育APP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校把教育管理寄托在APP上?这样的违规行为何以畅通无阻?
在家长投诉后,有学校叫停使用该APP,但要叫停的恐怕不只是这一个软件。只有把教育中的量化思维、简单化思维剔除,才可能避免孩子的手脚被僵化教条的数字化捆绑。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